每逢佳節胖三斤?
原因可能在這里
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《成人肥胖食養指南(2024年版)》,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、肥胖率分別達到34.3%和16.4%,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。肥胖帶來的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健康問題不容小覷。
春節假期后,重慶多個三甲醫院肥胖門診的就診人數都有所上升。醫生介紹,一方面,春節前后很多人出現了暴飲暴食或者作息不規律的情況,導致體重增加比較多;另一方面,一到寒暑假,超重肥胖的兒童患者明顯比平時多,家長對體重越來越重視,所以新患者也越來越多。
男子10個月減重170斤
減重手術人人都適合嗎?
當前,國際上用來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指標,主要是BMI指數。它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來的數值。
對于亞洲人而言:
BMI在18.5~23.9之間為正常;
BMI在24~27.9之間被診斷為超重;
BMI大于28為肥胖;
BMI大于30即為重度肥胖。
大多數肥胖患者可以借助飲食、運動、代餐和藥物等減輕體重,但對一些重度肥胖患者,自己進行運動、飲食管理無法改善,藥物也難以有效控制,就需要通過手術減重。
去年3月,420斤的小林進行了袖狀胃切除手術,通過減少胃容量達到減重目的。順利手術后,小林按照醫生開出的方案合理飲食,并堅持每天慢走,10個月下來,減重近170斤。
醫生介紹,袖狀胃切除手術減重效果明顯,而且可以有效解決和改善心血管疾病,降低糖尿病發生率,緩解骨關節炎等癥狀,但這類手術并非人人都適合。

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腸胃外科副主任醫師 曾夢華:《指南》提示,體重指數超過32.5的是可以考慮手術,37.5是強烈推薦手術,但是并不是說所有人都適合,畢竟是有創操作。
兒童減重要注意什么?
在肥胖癥患者中,兒童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。對于他們的減重,家長和孩子又該如何做呢?
有的孩子不愛運動,很難將體重降下來。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呢?這樣試試:與孩子一起設定小目標,比如第一天快走與慢跑結合完成1公里,逐步增加至每天3~4公里。培養運動習慣關鍵是持之以恒,而不是速度哦!
追求“速戰速決”是減肥誤區
“管住嘴、邁開腿”,是人們最常聽到的減肥秘訣。在社交平臺上,各種各樣的減肥食譜和運動方法,讓人眼花繚亂,難辨真假。
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沒有痛苦快速減重?這是不少肥胖癥患者去醫院都會問醫生的問題。但在減重醫生們看來,想要快速減肥,簡單地獲得好的減肥成果,就是減肥的一大誤區。
專家介紹,追求速戰速決,指望靠某種藥物、某種神奇的手段瘦下來之后再也不會胖回去了,是一個誤區。不要指望通過一個月管住嘴、邁開腿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,這一定是終生的事情。
4個方法教你科學減肥
- “不動也能瘦”的關鍵在它
減脂減肥先要養好代謝,代謝是我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好的代謝模式不僅能高效控制體重,還能減少內臟脂肪,保持肌肉,降低炎癥反應。如何影響基礎代謝?記住這3點:①堅持運動;②避免久坐久躺;③補充優質蛋白。
- 科學減重應該這樣吃
專家建議,減重期間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:①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,它是維持肌肉質量的關鍵。蛋白質來源包括瘦肉、蛋和奶制品。選擇瘦肉時盡量剔除肉皮;選擇奶制品時,低脂或脫脂奶是更佳選擇。②控制食用油攝入,全天總量不應超過20克,并盡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。③多吃蒸菜、煮菜、涼拌菜等,營養均衡又健康,收藏,減重照著吃!
- 這杯水喝著喝著就瘦了
給大家介紹一款特別的飲品——生姜飲。把50克生姜和50克生地黃一起榨汁,不僅能幫助發汗、促進代謝,還可以暖胃養顏、強身健體,特別是想減肥瘦身的人也可以作為日常代茶飲飲用~
- 這個“燃脂操”在家就能練
太冷不想出門鍛煉怎么辦?給大家分享一組動作“抬腿燃脂操”,非常簡單,抬抬腿在家就能練~趕快拉上家人練起來,一起在家運動減肥↓↓
醫生提醒,肥胖與生活方式、行為模式、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存在復雜關聯,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控制體重非常重要。尤其注意以下幾點↓↓
- 合理膳食、合理作息,該吃飯吃飯,該睡覺睡覺,不要過度熬夜,才能夠保障身體健康;
- 晚餐選擇比較清淡的食物,減少晚餐攝入量;
- 養成定時睡眠的好習慣,睡前一個小時應減少手機、平板等電子產品的刺激。
來源丨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綜合《新聞直播間》、《生活圈》